发布日期:2019-06-17
编辑:尚金梅 核稿:葛畅
来源: 学生工作处
点击:
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工队伍识别和应对大学心理危机状况的能力,6月14日下午,学院在锦绣校区行知楼2011会议室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讲座。讲座由安徽省心理危机干预学会会长、原安徽省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治安管理系主任马如军老师主讲,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学生工作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培训。讲座由学生工作处处长吴长龙主持。

马如军首先从创伤的心理学模型(S-O-R)入手,结合具体的案列分析了个体的身心状态特别是动机和情绪在行为模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个体自我与角色的划分与构建的解读,详细剖析了自我、角色、相对角色、相对自我的组合模型对个体成长发展历程的影响。他指出,创伤心理发展一般经过否认期—自怜期—羔羊期—求助期—创伤期五个阶段,个体受创伤事件影响可能出现偏差行为、病态反应、变态反应(如自虐、自残、自杀)等。最后,他详细讲解了生命危机的等级和轻重程度划分、评估和诊断的核心问题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特别对如何发现自杀个案的“六变三托”进行了重点强调。
吴长龙在总结时指出,马如军老师的讲座既全面系统又深入浅出,特别是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体现了专业性、操作性、案例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为更好地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和意见。
本次讲座提高了我我院学工队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升了识别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对更好的维护学生心理安全,维护校园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