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心理育人】学院举办第十九期班级心理委员基础知识专题培训

发布日期:2025-11-11     编辑:李美易  核稿:尚金梅  终审: 赵波     来源: 学生工作处     点击:

为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学院四级心理工作网络中的纽带作用,提升我院心理育人功效,10月24日—11月14日,学生工作处组织开展第十九期班级心理委员基础知识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MOOC+线下专题培训”方式进行,2025级200余名班级心理委员参加此次培训。

线上MOOC培训借助“毫末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经过14个专题的MOOC培训,2025级班级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知识与工作职责有了深入地了解,并全部通过专题测试获得心理委员MOOC培训合格证书。

undefined

本次线下培训分4个专题共8场讲座,同步对滨湖、锦绣校区2025级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

第一专题为“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与角色定位”,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晶晶老师主讲。李晶晶强调了班级设立心理委员的重要性,以“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为核心,明确心理委员既要成为同学们信赖的“知心朋友”,也要当好校园心理安全的“敏锐观察员”。第二专题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对策”,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黄湘涛老师主讲。黄湘涛从“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的明确标准出发,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焦虑、人际敏感等心理困扰的表现特征,并针对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为班级心理委员后续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对策。第三专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韦小龙老师主讲。韦小龙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危机事件、错误认知和消极行为的影响,讲解了当前学生常见的情绪波动特征,系统讲解了心理危机的概念、情绪困扰的分类以及如何识别危机对象等内容。第四专题为“朋辈心理辅导技巧”,特别邀请了“十佳心理委员”吕茹梦同学作朋辈心理工作经验分享。吕茹梦结合自身实践,提出朋辈心理辅导员需具备“共情力”“责任心”等核心素质,重点介绍了积极倾听、有效回应、引导赋能等技术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2C298

此次基础知识培训是心理委员3个“1+1”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助于2025级班级心理委员金进一步明晰工作定位,掌握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常见应对方法,夯实基础预警力量。学生工作处已连续19年坚持采用“线上+线下”、“理论+模拟”、“评优+示范”的多元培训模式,着力打造一支更加专业、高效务实的心理委员队伍,切实发挥心理委员在四级心理健康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为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筑牢保障防线。

上一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下一条:第五期大学生青春学习营“四梁筑基” 搭建思政教育新高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