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5-20
编辑:尚金梅 核稿:
来源:
点击:
姓 名:方茜
名 族:汉族
年 级:2016级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所学专业:生物科学(师范)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辅 导 员:李万成
所获荣誉:
1.全国高校科普H5制作大赛二等奖;
2.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
3.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二等奖;
4.安徽省动植物标本大赛三等奖;
5.安徽省第八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6.合肥师范学院2016-2017学年一等奖学金、2017-2018学年“优良学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简介:班级文艺委员。先后获全国高校科普H5制作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二等奖、安徽省动植物标本大赛三等奖、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良学风先进个人”等荣誉。
方茜同学在做实验
“遇到难题,绕道而行或许能偷得一时侥幸,但是难题会埋伏在未来的某一天等着绊倒你;唯有直面挑战,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人生是没有捷径的。”这是方茜所恪守的箴言。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女生,方茜同学热爱专业,用一串串可为之骄傲的成绩宣示了女生也是理工科娇子。
2017年11月,在读大二的方茜在陈延松老师的建议下参加了安徽省“双百”科普创意创新大赛。那时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青岛“海水稻”试验田亩产突破600余公斤,正成为微博热搜。方茜十分倾佩,于是决定以“海水稻”为主题,制作科普作品参赛。在比赛准备阶段,方茜迟迟想不到要用什么形式展现作品。于是她多次和陈老师沟通,结合她看到的以介绍十九大为主题的定格动画短视频,确定了以视频形式来展示作品。但方茜对视频剪辑一窍不通,于是她决定从零开始学习。在方茜的坚持下,她所在的团队开始分工,两位男生负责搜集新闻材料,她和另一位女生负责绘图、修图、剪视频,她还根据作品科普内容自编自唱了一首歌曲《海水稻大科普》作为背景音乐,用以增加科普作品的趣味性。由于方茜团队四人都是理科生,没有绘画基础和视频制作软件技术支持,准备比赛的过程经历了许多曲折。由于拍摄的光线不一,定格画面不能连贯衔接,她就学习PS制图软件逐张调整照片的亮度与对比度。为了使背景音乐与视频更加契合,她便自学修音软件改善歌曲原音。常常在一整天的小组工作结束后,回到宿舍继续打磨作品到凌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大半个月的努力后,科普作品终于顺利完成。最终,方茜团队的科普作品在安徽省第八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她也在个人努力和团结协作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进入大三后,方茜在陈延松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一项新兴纳米污染物胁迫植物的生态实验。刚开始接触实验项目时,她对各种仪器工作原理不了解,于是她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可是几乎所有和实验项目相关的文献都是英文版,含有大量的专业名词,她心里不停打退堂鼓。但是陈老师鼓励她,想要做科研就必须克服英语这一难关。于是方茜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翻译文献,历经整整一个月,她才完整地翻译完了第一篇文献,并工整地记录了厚厚一本,文献的原稿也被她批注地密密麻麻。就这样,她慢慢学会了各种仪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由于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量环境必须完全避光,她便在黑暗的人工气候室里“闭关”了整整一周。炎炎夏日,有时仪器长时间工作使得实验数据出现误差,导致一整天的数据测量都白费了。她仍然耐心地查找原因,不停地调整方案。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跨越整个学期的实验在暑假末尾得出了结论,方茜对新型纳米污染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青春只有一次,唯有懂得珍惜的人才能不负韶华,留下无悔的记忆。方茜同学珍惜青春年华,用奋斗作底色,描绘七彩未来!
(指导教师:生命科学学院 李万成;审稿:学生处 马喆)